找到相关内容75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之于书:当代语境下的价值阐释

    :《论书法》。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③姚孟起:《字学臆参》。   ④陆桴亭:《思辩录辑要》卷三,转引自钱锺书:《谈艺录》二八《妙悟与参禅》。   ⑤略称《坛经》,佛教禅宗经典,记载六组...意味着书法活动要脱离社会生活,躲进小楼书斋。正如禅宗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书法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其实时至今日书法艺术在中国依然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李逸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5370039.html
  • 佛教与中国传统

    ”已更为接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禅宗的有关著述中得到说明。读过《坛经》的人﹐大概都会有一个感觉﹐《坛经》不像传统佛教的经典那样艰深晦涩﹔而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人﹐更会觉得《坛经》中的许多思想和术语“...“万法在诸人性中”等等﹐这些在传统佛经并不多见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比比皆是的术语和思想﹐所以会出现在作为禅宗经典的《坛经》中﹐这与慧能其人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不无关系。慧能其人﹐识字不多﹐文化程度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1938952.html
  • 禅悟的心理生活本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 禅宗是当代心理学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但当代心理学对禅宗的研究存在着许多曲解和误解。文章依据禅宗经典文本,从心理机制、心理特征、心理生活境界几方面对禅宗理论的核心———直觉顿悟法门作了心理学阐释,力图彰显禅宗的心理生活本意。  关键词: 禅宗;禅悟;心理机制;心理特征;心理生活境界  中图分类号:B94615 文献标识码:A ...

    孙延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143195.html
  •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

    佛经并不多见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比比皆是的术语和思想,所以会出现在作为禅宗经典的《坛经》中,这与慧能其人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不无关系。慧能其人,识字不多,文化程度较低,要他从传统印度经典中吸取多少...的“心性”的性质。如果说,天台华严二宗把“心”具体化主要表现为一种倾向,那么,至禅宗倡“即心即佛”,把一切归诸自心自性,心的儒学化、具体化就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在天台、华严宗那里,“心”的...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847329.html
  •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我们不要扬弃文字, 言能载道 ,语言文字能帮助我们悟道。我们今天学道的多如牛毛,证道的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禅宗作为一个非常讲究师承的宗派,没有有去直接指导,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很多教下的经典,就是...还是可以的。但究竟什么是禅呢?禅门有几部经典,比如《维摩诘经》,它对禅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鲁讯先生曾经在他的白话文学小说历里谈到两晋南北朝中国士大夫手中最常见的几部经中就有《维摩诘经》。在《维摩诘经 ...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4451604.html
  • 心灵的宁静系世间和谐之基础——关于佛教心性论与荣辱观

    中举足轻重地位:“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禅宗经典《六祖坛经》更是一语道破心法对修持佛法之重要意义:“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  对于心法的强调,不仅在北传的汉语系佛教经典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构建了恢弘的体系,而且,在巴利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经典中,同样有着极其深刻而严谨的分析。《法句经》云:“心是诸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法唯心造。”《...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1460233.html
  •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

    诠释以后,在宋代成为几种流行的禅宗经典之一。朱熹认为,该经“只有前面两三卷好,后面便只是无说后强添。”《圆觉经》只有上、下两卷,朱熹所说的多卷本,莫不是宗密所作的《圆觉》疏、钞之类吧?  陆九渊承认读过...研究形成风气,许多僧入都是从华严经典处得悟,例如大慧宗呆及云门宗人圆通法秀和圆通居讷等。  这种华严禅,追究其始祖,实际上是宗密。宗密既是华严宗人,也是禅宗人,他将华严宗和荷泽宗融为一体,是为华严禅,...

    董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1262244.html
  • 马祖“无心说”对唐代诗坛的影响

    自性的禅宗影子。这就是禅宗经典所说的“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的状态。也就是一切不执著,顺应本性,无心自然的境界。再看《与伏牛长老偈》(其一):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无端指...的活动。可说马祖道一是把中国禅宗完全推向了世俗化和生活化的关键人物。所谓“平常心”,就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心任运。其中关键是要不执著,以自由自在,无所追求的心情,获得成佛作祖的精神解脱。这种思想能特别...

    韩国 朴永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4166360.html
  • 佛性与魏晋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学

    雷峰记》、《雷峰塔》、弹词《义妖传》,直至近代的戏曲《白蛇传》,蛇妖变为正面人物,法海成了可恶的反派。案法海为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的执笔者,佛教徒奉其为一代高僧,何以变为反派,似乎太无道理了。其中自有妙理...争论。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自印度求法归来的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合译了《大般泥洹经》六卷,经中说:“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然仍认为一阐提人不能成佛,但这种说法已是以前大乘经典...

    张乘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5540863.html
  • 论袁宏道的佛学思想

    纬中之纬四类,列入了《华严经》等,但并没有将禅宗经典列入其中。所述的也多是诸如“念佛一门,频形赞叹,如高峦之峙平原跃空而出,类金星之晃沙碛映日即明。故知,法门殊胜,未有逾此一门者也。”(79)“禅宗...“稳实”,因此,在净土思想中引入华严,与其后期的佛学思想注重经教,反对空疏的取向完全一致。宏道在《西方合论》中,列论有关西方净土的经典时,虽然对禅宗、天台等宗派的经典并未列出,但还是将《华严经》视为“...

    周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2341744.html